轉載 水瓶鯨魚 --- 我並不想像拷貝一樣,通俗地覆誦著……情人節快樂。
「耶誕節快樂。」他說。
「耶誕節快樂。」我說。
「新年快樂。」他說。
「新年快樂。」我說。
「情人節快樂。」他說。
「情人節快樂。」我說,停頓一下,接著說:「生日快樂。」
他大笑出聲,他的生日是 二月十四日 情人節,他總是很開心我記得他的生日。
每一年,我們總在屬於戀人的節日通電話或短訊,從耶誕、除夕到情人節。
2010的農曆新年,是情人節,也是他的生日,我突然不想打電話了,自從他結婚後,有了自己的家庭節日……農曆新年,家庭團圓日,打什麼電話呢?!
這世代「節日」不像開會或截稿日,需要手機備忘、助理和編輯提醒,百貨商場、電視電台、大街小巷,充分展現廣告廠商熱情細膩。
想忽略,都很困難,簡直疲勞轟炸,彷彿不好好過節,是罪過,特別是情人節。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是過去台灣最夯的鑽石廣告,現在連房屋販售廣告都提前開打:「情人節提早過,花可以多買一點、大餐可以吃得更好……」
對,每到情人節,台北玫瑰花價就貴得離譜;愛,卻廉價起來。
一只LV名牌包、一條SWAROVSKI項鍊、一雙MANOLO BLAHNIK高跟鞋、一頓東區時尚燭光晚宴、一夜號稱六星級擁有按摩浴缸的薇閣豪華賓館……這些愛的表達,付費不低,只是太平鋪直敘,沒有起承轉合的內容,就寫下句點,所以,我說廉價,就像一篇通俗拷貝的情書,收件者是誰,並無差別。
有時,懷疑他的情話,如同耶誕樹上的燈、巧克力的蝴蝶結、咖啡上的鮮奶油、草莓蛋糕上的糖漿,充滿甜蜜的裝飾性,因應「季節」需求。
日本糖果商人炒作情人節是廣告技術最高超的,因應市場上成型的情人節活動,在1978年的時候日本的全國點心公會決定「White day(白色情人節),即是糖果日」。並從1980年起,全國點心糕餅公會的關東分會舉辦第一回「回應愛的白色情人節」之後,就一直延續到今日,成了讓男生回禮的特殊節日。
因此,從二月十四日情人節,女生要準備兩種巧克力送男性朋友,分成,「義理巧克力」與「本命巧克力」。「義理巧克力」也稱之為「同情巧克力」,送給男同事、男同學、男性好友,這並非代表愛情,只是希望情人節這一天他們也可以獲得禮物,感受溫馨;「本命巧克力」通常是自己製作的,送給最心愛的人,也是告白的方法,等待對方三月十四日的白色情人節,讓對方回應自己心意。
台灣這些年感染起日本流行,可能來自浪漫資訊以及廣告商強大宣傳,白色情人節鮮明起來。
據說,還有四月十四日的黑色情人節,就是給獲得不到愛情回應和找不到對象的單身者另訂的節日,說什麼,大家好好感受黑巧克力苦澀回甘的滋味,呵,是廠商的陰謀吧。我猜。
我直言好了,我真是個不愛吃巧克力的人啊,這些浪漫宣揚,對我挺無效。
但,愛情中,表達愛意的,只有巧克力和鮮花嗎?也太狹隘了吧。我一直很喜歡年輕學生的甜蜜情人節表達方式,粗直卻感人。
知道嗎?只要有熱情,每天都是情人節。
告白時間,法律有規定日期嗎? 誰說一定要 二月十四日 或七夕?
台灣每年六月五日是台灣師大的校慶,著名的西瓜節,當天大學生以瓜代花,表達情意。送花有花語,送瓜也有瓜語。瓜語從最初的「小紅西瓜,代表I Love You;大紅西瓜,是I Love You So Much;小玉西瓜,代表純友誼。」之後,慢慢演進,一屆又一屆更新,發展出更多新瓜語,比如,胡瓜是「糊裡糊塗愛上妳」;苦瓜是「愛妳愛得好辛苦」;南瓜是「追妳追得好難過」……。
不只西瓜可以告白,台灣新竹的師範學院可是在三月十四日白色情人節訂定草苺節,鮮嫩多汁、酸酸甜甜的草苺代表愛情滋味;而,每年三月八號是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的蘋果節,一樣是愛情告白日,鬧熱又溫暖,害羞又心動。
我想,多年前,我對他的告白言語,已經過期了,他不放在心上,我也忘了。只是2010年,農曆年、情人節、他的生日,竟混在同一日,你說,我該祝賀他嗎?讓我傷起腦筋。
因為,我並不想像拷貝一樣,通俗地覆誦著,一模一樣的祝賀,和別人一樣的,這樣說:「情人節快樂。」「生日快樂。」
……我不知開口對他說些什麼,好吧。
「新年快樂。」
以往情人節是表達愛意的節日,如今的情人節卻變成表現財力的節日。
女人心中期待越來越高,男生壓力越來越大
男人會說:「愛不愛哪是用這些鮮花、大餐衡量。」
女人會說:「你連這些錢都跟我計較,也捨不得花在我身上,那還有什麼愛可言。」
廣告偶像劇跟言情小說、漫畫一樣害死人,總把只有少數人能做到的事,
描寫成每個男人、每段愛情都該如此一樣,
但現實中給的起奢華浪漫的男人會像書中一樣只對女主角一人傾心嗎?
年輕時候情人節像是過年一樣重要,
如今慢慢能夠體會,「其實愛對了人情人節天天都過」的道理
所以女人們~~別被廣告、廠商給制約了,中秋節也不一定要烤肉啊~~~~
留言列表